注意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强势来袭,如

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9079450.html

防治手册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防治很关键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宝宝,易发于人群聚集的场所,是它们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往往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温馨提示

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什么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高发季节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1

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2)多通风

(3)家长也需警惕

2

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2)注意观察呼吸

(3)定期监测体温

3

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3)注意勤洗手

4

注意消毒

(1)紫外线照射

(2)阳光暴晒消毒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rlvyou.net/bdzxjyhyzhl/84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