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性
品名
性
味
主要食疗功效
温
韭菜
温
辛
温中行气、活血、补虚益阳,可治阳痿
芥菜
温
辛
益肺利气、消痰和胃、辅治寒性咳嗽、痰多色白之症
葱
温
辛
祛风、发汗、解毒、消肿,可治风寒感冒、面目浮肿
胡葱
温
辛
温中下气、可治水肿
大蒜
温
辛
杀虫、解毒、消积、健胃、降低胆固醇、强血压、降血糖
生姜
温
辛
解丧祛散寒、止呕开痰、解毒止泄、治风寒感冒
大头菜
温
辛甘苦
温脾胃、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寒积腹痛
魔芋
温
辛
化痰解结、防止便秘、肠道清道夫、可防肠癌、降血压
芦笋
微温
苦甘
俗称龙须菜,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解渴、抗癌解毒
南瓜
温
甘
补中益气、解毒杀虫、防治糖尿病、通便
金瓜
温
辛甘微酸
补中益气、利湿健脾、润肺、消食、清火、减肥
刀豆
温
甘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热
辣椒
大热
辛
温中除湿去寒、开胃消食、发汗、抗癌、杀虫
寒
莴苣
寒凉
甘苦
清热凉血、利尿、痛乳
慈菇
寒
甘苦
行血通淋、润肺止咳、消暑解毒、对肺结核、尿路感染有一定疗效
竹笋
寒
甘
消食化痰、透疹解毒、利尿、防止便秘、减肥
茭白
寒
甘
解热毒、通利二便、清热止痢
藕
寒
甘
消瘀清热、止血健胃
番茄
寒
甘酸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止血降压、利尿
苦瓜
寒
苦
养血滋肝和脾补肾、清热祛暑、明目、降血糖、可治糖尿
莼菜
寒
甘
清热解毒、止呕
地耳
寒
甘
解热明目利肠道、可治目赤、夜盲、大便干结
凉
水芹
凉
甘
清热利水、化痰下气
旱芹
凉
甘苦
平肝清热、治高血压、祛风利湿、降血压
菠菜
凉
甘
养血止血、通利肠胃、止渴润燥、治便血
苋菜
凉
甘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咽喉炎
油菜
凉
辛
活血祛瘀、消肿散结
马兰头
凉
辛
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高血压、眼底出血
萝卜
凉
甘辛
通气行气、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减肥
茄子
凉
甘
活血散瘀、清热、消肿止痛、祛风通络、降胆固醇
黄瓜
凉
甘
清热利水、除湿、滑肠、可治咽喉肿痛、目赤、美容
冬瓜
凉微寒
甘淡
润肺、消痰、清热解毒、利尿、止咳、除暑、可治水肿
丝瓜
凉
甘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通络利尿、下乳
蘑菇
凉
甘
健脾开胃、理气化痰、可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抗癌
塌棵菜
凉
甘
解热和胃、通便、可治痛肿、便秘
绿豆芽
凉
甘
清热利水通便
枸杞菜
凉
甘苦
清热补虚、养肝明目、可用于视力减退、夜盲
平
青菜
平
甘
清热解烦、通利肠胃、治便秘、热咳
黄芽菜
平微寒
甘
养胃消食、有抗癌作用
芥菜
平
甘
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可治水肿、高血压
卷心菜
平
甘
补肾强骨、填髓健脑、止胃痛、促进溃疡愈合
莴苣
平
辛甘
补脾助消化、清热养心、消痰、通便
草头
平
苦
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利大小肠、治尿路结石
洋葱
平
辛
清热化痰、解毒杀虫、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黄花菜
平微凉
甘
养血平肝、利湿清热、利尿消肿、镇静安眠
芋头
平
甘辛
散结、治无名肿毒、烧烫伤
山药
平
甘
补中益气、治消渴、健身延年
百合
平
甘微苦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痨久咳、脚气浮肿
胡萝卜
平
甘
降压、强心、抗炎、抗过敏、预防肺癌
马铃薯
平
甘
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可治胃病、习惯性便秘
北瓜
平
甘微苦
治肺阴不足、喘咳、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有一定疗效
香菇
平
甘
益胃气、托痘疹、防治癌症
黑木耳
平
甘
补气益智生血、可治贫血、肢体麻木、减低血液凝块、抗癌
扁豆
平
甘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脾癌食少
豌豆
平
甘
和中下气、利小便
豇豆
平
甘
健脾益气、治腮腺炎
花菜
平微凉
甘
清热健脾、养胃、抗癌
生菜
平
甘
清热解毒利湿、治痔疮
毛豆
平
甘
健脾宽中、润燥消水
黄豆芽
平凉
甘
清热利湿、润燥消肿、养胃健脑
云豆
平
甘淡
滋阴、利尿消肿
豆腐皮
平
甘淡
清热止咳养胃
豆豉
平
甘微苦
发汗解表、治急性胃炎
竹荪
平
甘
补气止痛、可减少腹壁脂肪地储积而减肥
平菇
平
甘
散寒舒筋活络、降压、降胆固醇
金针菇
平
甘
防治肝病、促进记忆、降低胆固醇
草菇
平
甘
散寒、舒筋活络、治腰酸腿软、肢体麻木、降血压
猴头菇
平
甘
利五脏、助消化、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1:吃芋头相当于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2:枸杞子:嚼服枸杞口中津液长生,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3: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4:常喝酸奶:酸奶的营养价值极高。
5:绿茶抗癌,并可补充钾元素,增加血管的柔韧度。
6:要多吃五谷杂粮玉米、荞麦、燕麦、小米(有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7:土豆恐怕你我都想不到,它竟然有吸脂的作用!
8:西红柿抗癌,不过要和鸡蛋炒才能生成抗癌物质哦!
9:黑木耳治肺炎,治心脑血管病,调节血液粘稠度!能净化血液,轻身强记,脑动脉粥样斑块。
10:长了痘痘,发红发肿,这时您抹上点艾灰,会很快干瘪,慢慢就掉了,不会留痘印哦。
11:艾灰是天然的除味剂,用小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厕所、厨房或者是冰箱里,能起到除异味的效果,可以跟竹炭相媲美。
12: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13: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它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
14:.指甲半月板过大,面积超过2/3,说明患高血压的几率大。.指甲有黑斑,说明血脂高。
15:再没有比“鸡内金”更金贵的补品了,鸡内金是调治积食的特效药。鸡是杂食动物,它吃谷物、草籽,也吃虫子。而鸡是没有牙齿的,吃什么都是囫囵吞枣,全靠胃来消化,可见鸡的消化功能很强大。所以,吃鸡的补益作用主要就是补脾胃。
16:每天一把坚果,降糖又调脂。
17:黑木耳加白木耳,滋补肺阴肾阴。
18:多吃洋葱预防骨质疏松。
19:骨质疏松可适量吃坚果。
20:饭后吃个梨,排除毒素,助你更健康。
21:大枣山药补脾胃。
22:番茄红素能防肿瘤。
23:小孩九个月以后用学步车。
24:高血压喝橘子汁。
25:桂圆枸杞茶可治疗乾眼症.
26:牛蒡榨汁清肠.
27:每天补充10mg叶酸有效预防冠心病。
28:桂圆晨吃补脾晚吃安神。
29:治水肿: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水煎服。
30:催乳:猪蹄2个,通草6克,炖汤服。
31:治老年人耳聋:狗肉克,马豆60克,同炖烂,早晚分2次食完,连食数周即愈。
32:明目:霜桑叶、菊花各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白开水送服。
33:“艾姜煮蛋”,扫净女性体内恶寒
34:梅核气穴-慢性咽炎一次即愈。梅核气穴是中医经验穴,临床专治梅核气的梅核气穴,手掌劳宫穴稍下,掌面食指中指缝后一寸。主舒肝理气、利咽、镇静安神,为梅核气经验穴,多数患者针后一次即愈,取穴宜男左女。
35:后溪穴让肝血充足眼睛亮。
36:钙补不进是脾肾的功能下降,平时要注意调理脾肾。
37:改善50岁女人的失眠牛黄清心丸、加味逍遥丸、枣仁安神丸。
38:改善50岁女人的缺钙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健脾丸。
39:延缓更年期的关键在于补肾,补脾。
40:女人生孩子是一个伤肾的过程。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25-30岁。
41:心动过速(心跳过快)往往是心气虚的前兆,应注意休息,调整心态,伴气短、乏力的可泡服西洋参片、人参片或生脉饮口服液,不缓解者及时就医。
42:心动过缓(心跳过慢)多是心肌炎后遗症,如伴乏力、气短胸闷,要停止剧烈运动,泡服人参片及服丹参片,如不缓解者应就医。
43:心气虚的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脉快或慢。如伴心阳虚则手足冷、畏寒、面色白。心气虚者可用:人参、黄芪、肉桂。
44:心阴虚的表现:心慌、心烦、头晕耳鸣、舌质红、脉细数。心阴虚者可用:桂圆肉、大枣、莲子、麦冬。
45:肺气虚的主要表现有气短、咳嗽、痰清、乏力、自汗、脉弱,舌质淡白。肺气虚者可服冬虫夏草、黄芪、沙参。
46;肺阴虚的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痰稠、咽干、舌质红、脉数。肺阴虚可多吃百合、山药、杏仁。
47:脾阴虚的主要表现有口干、作呕、食少、便干、舌质红、脉细数。
药食同补:可用麦冬、山药、粳米。如感觉自己消化不良、腹胀、不思食等,饭前或饭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麦芽、炒鸡内金。
48:肝气虚:第一表现是疲劳,其次是头晕,两胁不适,脉无力。用柴胡、薄荷、苏叶可舒肝郁,防气结,肝气虚重的可用人参、黄芪。
49:肝阴虚:主要表现为头晕目花,四肢麻木,筋络不疏,因为肝气虚失于营养之故,还有烦躁易怒、脉细。可用当归、动物肝脏、枸杞、阿胶。
50:肾阴虚的表现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咽干、舌质红、脉细数。药食同补用枸杞、熟地、桑椹。肾虚不纳气的人多伴有肾阳虚的症状,所以温肾阳很重要,可服用金匮肾气丸。
51:口臭:服用清胃黄连丸;常吃苦瓜炒西红柿。
52:口苦:服用龙胆泻肝丸。
养生三字经:吃洋葱,脑路通。吃大蒜,降血脂。蘑菇餐,防血栓。吃鲜姜,血脂康。木耳菜,降脂快。菊花茶,降血压。吃辣椒,消脂肪。乌龙茶,减肥佳。身材秀,吃土豆。气血虚,吃荔枝。葡萄甜,补血源。要润肤,樱桃补。常吃枣,不显老。燕麦汤,皮肤光。食蜂蜜,皮肤细。萝卜汤,治胃胀。枇杷果,治咳嗽。吃苦瓜,胃火下。吃芝麻,养头发。要安神,吃枣仁。要健脑,吃核桃。吃苹果,益补肾。养生经,要记清,身体好,幸福行。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到朋友圈!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字“安庆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