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篇-----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天气转凉,温差变化大,各位妈妈爸爸们在做好宝贝保暖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哦~而传染病中,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传染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虽然大部分患病的孩子症状都比较轻微,7-10天就会自愈。不过得了手足口病,长了疱疹会让孩子比较痛苦,寝食难安,而且该病毒传播速度快,极易传染给他人。所以,秋季的这个手足口次高峰,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哦!
1
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2
消毒与通风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
3
按时接种疫苗
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病毒,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免疫持久性约为2年。所以,建议6月龄-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家长们不要以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多种,都会导致即使接种过疫苗的孩子也会有患上手足口病的可能。所以给孩子接种疫苗后,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4
提高免疫力
让孩子保持他原有的生活规律,活动量跟平常差不多,不要太晚睡,不要过于劳累。孩子免疫力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就不容易生病。
不幸中招,如何处理?
万一孩子中招,家长们也别太着急。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所谓的抗病毒药。患病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如果孩子因体温太高而难受,家长可遵医嘱让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减轻孩子不适。
发热的护理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
口腔的护理
若孩子嘴里的疱疹已溃疡,家长可用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抹口腔,并要让孩子经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喝点偏凉的奶或水,少量多次,用吸管饮用,可帮孩子减轻口腔溃疡的痛苦。
皮疹的护理
出疹子时,家长应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并要及时给孩子更换衣服。此外,要给孩子勤修指甲,以免过度抓挠引发的皮肤损伤和感染。若疱疹破裂并伴有皮肤的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
手足口病常见的疑问疑答
手足口病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或患者接触过的毛巾、手帕、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此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手足口病的重症是什么?
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否为手足口病重症了,医院就诊: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颈项强直(脖子僵硬的感觉)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手足口病的重症是什么?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身上疱疹没有了,可以上幼儿园?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幼儿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的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才能返园哦~
大人也会被传染上手足口病吗?
会。很多家长都认为手足口只是一种幼儿病,但实际上,成人也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大人接触患儿的排泄物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因为大便中病毒的感染性可能持续几周。
其他常见的传染病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症状:来匆匆,突然起病,宝宝会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情况。除了咽部,宝宝的口腔黏膜上也可能看到它。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会在4-6天后痊愈。
预防:要让宝宝保持口腔清洁,一定要让宝宝讲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家里也要搞好卫生,多通风透气,疾病高发期的时候,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卫生环境不咋地还不通风的地方,细菌多了去了,宝宝很容易被感染(这种地方大人其实也要少去)。还有,宝宝的被褥和小衣服,在天气好的时候多暴晒暴晒,紫外线杀菌消毒呢。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感染性很强的病毒。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传染源:病毒患者,其呕吐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诺如病毒被感染后,第二天第三天就会开始出现发病症状了。主要表现在恶心、呕吐、胃痛和腹泻等等。严重的还会有头疼发烧等等症状。
预防: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肠胃病,主要就是通过食物来传染发病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习惯。一定要做到吃饭前洗手,上厕所后也要洗手,用洗手液,没有的话可以用肥皂也行。
我们时常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洁干净,吃的食物要煮熟。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半生熟的,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喝水的杯子也要分开,不要混用,这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哦。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以冬末春初多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多见,2岁以下少见。
症状:通常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多数患儿无前驱症状,少数可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通常是腮腺炎首发体征,一般一侧先肿2-3天,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肿痛在3-5天到达高峰,一周左右消退,一般持续7-10天。
疫苗接种是目前最好的预防方式。
最后,提醒家长们配合园所健康工作,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远离各类秋冬高发疾病!
供稿:朱春燕
编辑:罗烨
审核:朱春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