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手足口病爆发期,手足口病是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疾病,每年的4~7月为高发期,9~11月还会出现一次高峰期。
不小心感染上手足口的宝宝们,不吃不喝、高烧不断、精神差,着实让人心疼。为了保卫咱们宝宝们的健康,作为家长首先要从知识上武装起来,正确认识手足口病。它到底是什么?怎么得的?怎么预防?听说这个病很严重,是真的吗?
01何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02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左右,开始阶段的外在表现和普通感冒发烧比较相似,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显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
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出现在手、脚和口腔中,这三个患处会出现类似米粒大小和颜色的疱疹,患儿能感觉到疼痛,有的孩子可能在臀部或者肛部也会长一些。
患儿还伴随低烧(38°C左右)、皮疹等体征,不过通常都不严重,1-2周内会自然痊愈,而且没有什么后遗症。持续低烧可能会让小宝宝感到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并不时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症状。
0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1.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04患上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既然它是病毒感染,那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而所谓抗病毒治疗,没有明确的疗效,反而潜在的风险很大。我们要尽量保证孩子的舒适感,帮助他们的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
合理足量的运用退热药,配合适度的物理降温,鼓励进食喝水,才是最重要的。宝宝如果口痛,拒绝喝水,我们可以选用果汁、冷饮、甚至于冰棍、冰激凌,缓解口痛,保证液量。至于皮疹一般不痒也不痛,无需特殊处理。还要注意隔离,注意手口卫生,防止交叉感染,至少隔离至体温正常48小时以上,口腔疱疹及皮疹消失。
什么情况下要带孩子去看医生呢?手足口病是个自限性疾病,一般5-7天自然痊愈,只需对症处理。极少部分手足口病,多为EV71感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心衰、脑炎等。若是:
宝宝年龄小
发热超过3天
脱水,小婴儿4-6小时无尿,大孩子6-8小时无尿,口服补液困难
走路不稳,肢体抽动,抽搐,反复呕吐
精神差,唤醒困难,烧退时仍不能恢复精神
体温控制后,仍呼吸急促、憋气、面色差、心率快
以上情况,请及时就诊。
05如何预防手足口病①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饭前后要洗手,也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②小孩玩具及餐具要经常定时清洗消毒。
③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喝水。
④手足口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孩子在幼儿园要时刻留意孩子的健康情况。
⑤检查孩子手心脚心、口腔有无异常,检查体温有无异常。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就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服务-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