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
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如何护理
1.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注意观察呼吸:
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岁以上儿童>30次/分钟;1岁~5岁>40次/分钟;2月龄~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
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
(3)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2)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0.5~1.0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来袭?
1.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2.消毒和通风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
3.提高免疫力
让孩子保持他原有的生活规律,活动量跟平常差不多,不要太晚睡,不要过于劳累。孩子免疫力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就不容易生病。
常见疑问解答
1.病程结束后会不会留下疤痕?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2.孩子身上疱疹没了,可以去上幼儿园?
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症状消失1周后,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才能返园哦~
3.大人也会被传染上手足口病吗?
会。很多家长都认为手足口只是一种幼儿病,但实际上,成人也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大人接触患儿的排泄物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因为大便中病毒的感染性可能持续几周。
幼儿温馨提示
现在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由于4、5月份假期众多,尤其是假期中儿童游乐场等人群聚集场所的正常开放增加了易感儿童密集接触机会,增加了感染几率,区内的手足口病在五一假期收假后大幅回升,手足口病疫情比往年严重数倍,情势严峻,为了更好地提高全区的防控意识,为我们宝贝的健康做好防御,请您务必配合幼儿园做好手足口防控工作:
??周末及近期请您
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动物园、商场、海洋球乐园、超市等,以减少尽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一切可能会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外出机会,严格按要求佩戴口罩。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
?如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幼儿,请及时送就诊,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病愈后方可入园、返校,家长及时并主动告知老师诊断结果??
春季传染病虽比较严峻,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多加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我们一起努力!
入园指南
招生对象及标准
家长/监护人1.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2.愿意与幼儿园协作并自觉成为学习社区的一员。3.承诺遵守和维护幼儿园的制度与规则。幼儿:3-6岁的适龄健康儿童。班级设置:小班、中班、大班收费标准:具体收费以“南宁市江南区金湾幼儿园收费备案”为准。联系
-园址:南宁市江南区白沙大道19号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编辑:颜丽勤
审稿:苏广华
金湾新媒体出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