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我们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症,知道如何预防以及万一感染,要怎么和其他孩子隔离,家里如何消毒,以及如何护理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图片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很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疱疹液、粪便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6岁学龄前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预后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疑似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轻症
轻症的表现:
轻症的手足口典型的表现就是手、脚、口腔处出现有特点的疱疹,患儿发病时,出现发热的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轻症的处理:
轻症的手足口病感染是不需要太多的处理的,因为本身它是一个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是可以自愈的。
我们只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就行,比如孩子发烧了,我们就进行退烧处理;孩子不吃东西了,我们注意给他补充电解质液;出现咳嗽了,我们对症吃一些止咳药都没问题。5~7天左右,孩子的症状逐渐减轻,疱疹消失就可以了。
重症
重症的表现:
1.确诊手足口病以后,高烧3天以上,孩子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
2.确诊手足口病以后,孩子出现很明显的、很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喘憋、呼吸困难等;
3.确诊手足口病以后,孩子出现精神反应不好、打蔫儿、叫不醒,或者异常的兴奋;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说头疼,头晕,不舒服,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重症的处理:
一旦孩子确诊手足口病后,出现以上重症的表现,医院,及时进行专业医疗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大约有3-7天的潜伏期,之后才会发病。整个病程大约要持续10天以上。
第1~2天:
发病早期,一般宝宝出现食欲不好、精神不佳,感到疲倦和发热。
第3~5天:
症状最明显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会出现剧烈的口腔疼痛,手脚也会出皮疹。宝宝在这个时候的脾气非常不稳定,皮疹的瘙痒导致宝宝容易暴躁,入睡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厌食症状。
第6~10天:
这个时候宝宝一般不再发烧,食欲也会逐渐地好起来,而手足皮疹会开始褪色和脱皮,严重一些的可能会出现手指和脚趾末端脱甲,这需要几天,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这是快好起来的征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足口病的护理
由于每个宝宝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每个病程表现也不同,症状有一定差别,所以护理的手段也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宝宝还没有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适,所以先让宝宝保证充足的休息,维持体力;宝宝发热且出现不适时,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但这并不是为了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而是帮助宝宝维持正常的体温。
若宝宝发热但未有不适,则不必着急吃退烧药,只需要喝水、松开衣服,继续观察即可;食欲不振的时候,要鼓励宝宝进食,但不要强迫。另外,饮食上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多清淡,易消化,品种尽量单一些,忌油腻辛辣燥热之物。
病程中期,布洛芬可以帮助宝宝缓解口腔内的疼痛,而且主要作用就是镇痛。在宝宝疼痛难忍的时候,服用可暂时缓解,让宝宝好好休息,有一些食欲吃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要遵医嘱服药。
由于宝宝口腔内疼痛,所以一般都会出现厌食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拒食。建议这个时候给孩子吃一些流质和半流质的可口食物。需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要过热,以免刺激口腔内的疱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一般都会伴有轻微瘙痒和疼痛,请尽量不要让那个宝宝抓挠,用冷毛巾轻轻按摩患处可以达到缓解痛痒的目的。
即便手足口病的症状消失,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传染性。所以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以免“误伤”他人。
而且,宝宝身体刚刚恢复,还比较虚弱,不适合太过消耗精力的活动,只要在空气不错的时候,出门透透风,简单活动就可以了。
饮食上可以开始增加有营养、热量高、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生病时流失的营养。
此时也不建议马上返回幼儿园。除了避免传播,宝宝的身体和饮食还都需要家长们精心地调理。
手足口病QA
Q:过敏时,可以给宝宝接种手足口疫苗吗?
A:不建议。因为疫苗注射后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会难以分辨是由疫苗引起过敏,还是原过敏症状复发。此外,过敏宝宝的免疫系统功能亢进,更易对外来物质过敏,发生疫苗过敏的几率会更大。
Q:孩子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可终生免疫吗?
A:不能。简单来说,同一个孩子如果感染了不同肠道病毒,也许就会得很多次手足口病。为什么呢?因为能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不同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
Q:既然不能终生免疫,手足口疫苗预防的也是一种病毒,那为何还要接种?
A:手足口病疫苗最显著的作用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而不是完全免疫。
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
第一,家庭防护要做好,牢记15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饭前、便后和外出后,妈妈要给宝贝洗手,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周围有患病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和患儿接触。
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孩子使用的水杯、小碗、小勺等,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消毒。
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物、被褥。
另外,家长每天早上出门前可以给孩子检查一下,让他张一下嘴,看看口腔里有没有皮疹,看看手脚心有没有皮疹。下午接回来的时候再检查一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如果说孩子的班级有得病的小朋友,最好让孩子在家待一段时间,等过了检疫期,也就是14天,没问题了我们再送孩子去幼儿园。
第三,幼儿园要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幼儿园所有的设施,包括一些玩具,孩子的餐具和床要定期消毒和暴晒。
来源:网络
揭西县灰寨中心卫生院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