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疱疹性咽峡高发期
如何防治?
每年的4月-7月,正值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学龄前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来势凶猛,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不知所措,但实质上,疱疹性咽峡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但手足口病却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还可能危及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医,切勿拖延。
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01-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发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导致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0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03-
如果孩子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01、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症状完全消失后应继续隔离一周,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02、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定期监测体温: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04-
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因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01.接种疫苗
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
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会太严重。
02.加强防御
除接种疫苗外,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肠道传染病不可怕
预防是关键
请牢记:勤洗手、吃熟食、
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招生信息
哈佛儿国际幼儿园年9月学位
预定中..........
名额有限,招满即止
预定时间:年6月2日—6月20
预定成功:送价值元科学实验课(过时不送)
一、招生范围:
婴托班:18个月—23个月(10名)
托班:2-3周岁(15名)
小班:3-4周岁(25名)
中班:4-5周岁(15名)
大班:5-6周岁(20名)
优先录取对象:
1.园内家长(含毕业生家长)推荐
2.园内教职员工推荐
3.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的家庭子女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