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式供应链有什么优劣势(上)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晓闲介绍了拉式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今天,晓闲接着这个话题来聊一聊拉式供应链的优劣势,了解其优劣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供应链模式。
在正式开始点评这种模式的优劣势之前,晓闲会先给这种模式做一下定性的介绍。
拉式供应链是一种与推式供应链截然相反的供应链模式,其库存的成因和动力都截然不同,可以简单认为,极端的拉式供应链和极端的推式供应链属于供应链模式的两个极端,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业务模式。
坦白讲,以目前主流的发展观点而言,在选择供应链模式时,多数的企业和管理者恐怕更愿意选择拉式供应链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企业在制定供应链模式的决策的首选模式,这样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一模式的先天具有的优势,也就是我即将要展开描述的这一模式的优势。
不过,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企业和管理者敢于在这一条道上一条路走到黑。走到这一模式的极致,其后果必然是物极必反,企业可能会因小失大,遭遇更大的挑战,这恰恰又是基于这一模式的天然弊端。
1.先天优势
拉式供应链最大的优势在于低库存。
低库存优势是指企业持有很低的库存量,在低库存之下,企业的库存成本也将会大幅降低。
拉式供应链的本质在于企业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在订单制的基础上实行按需采购。
前面介绍过,这一模式是:先由销售部的确切订单而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量不多不少刚好满足订单需求,同时生产部会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原料采购需求,或者生产部不提供采购需求,但采购部采购适量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刚刚好满足生产部的需求,同样的,采购量也是不多不少。
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低库存的供应链模式呢?
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作为天然的组织或者说机器,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尤其是其库存结构非常复杂,而其复杂的库存结构往往与其非常庞大的库存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这样庞大的库存系统的最大成因却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物料品种多。
企业库存物料的品种越多,就会导致整个库存系统的复杂度明显增加,进而让企业的高库存的潜在风险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选择拉式供应链这一模式,就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高库存的风险,让企业保持较低的库存风险。
在详细解释这一成因之前,晓闲需要先向各位读者展示一下企业的库存系统究竟有多复杂。
企业的复杂的库存系统来自于两个主要维度——原料端和成品端。
在原料端,企业往往会使用非常多种类的原料、辅料、配料和包装物。
而在成品端,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均属于这一范畴,其中的品种会非常多。
在一个企业中,我们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