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跟团游经历的朋友都知道,跟团游的一大特色就是时不时要进购物点,团费贵的“纯玩团”还好点,有些低价团每天甚至要进几个购物点,回来一盘算,在购物点花的时间可能比在景点呆的时间都长,还买回了一大堆无用甚至假冒的产品,完全得不偿失。有一种说法,就是导游也不容易,跟旅行团不买东西,导游会亏本。那事实是否如此呢?其实,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游客不买东西,导游肯定亏本的主要是那些价格明显低于成本的低价团。比如千把元的港澳游,两千多元的泰国游、国内长线中的云南游、海南游和部分城市的一日游。这些旅游团往往把团费定得非常低,哪怕是旅行社以非常高的折扣拿到的房费、机票等成本就已经高过团费了,更遑论景点门票和包车费以及司导的人力成本。这些团的地接导游在接团时非但拿不到薪酬,而且还得按人头向旅行社购买游客。这就是所谓的“负团费”。举个例子,某旅行团一行16人在某地开展4日游,地接导游要按照人均元向旅行社购买这个团,也就是说这个地接导游要先交出9元才能接到这个团,除了酒店、团餐和景点门票等由旅行社统一结算外,司机的包车费、司机的工资和导游的工资一分钱都没有。所以,在今后4天的行程中,这16人的购物或者自费项目的回扣必须大于9元+包车费,司机和导游才能不亏本,超出的部分才是司机和导游的收入。虽然很多购物点的回扣比例看上去很大,多的达到货值的50%以上,但并非只付给司机,相当一部分要付给地接社以及游客始发地的组团社,实际导游能拿到手的部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多,导游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旅行团前往的购物点,所售东西的价格往往虚高得厉害。实际上导游接团有一点赌的成分在里面,一旦接到一个财大气粗,人傻钱多的团,购物金额比较大,导游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一旦接到一个理智消费团,那极有可能入不敷出,出现亏本的情况。在这种团里,导游给不购物或者少购物的游客脸色看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现在经过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大力整顿,这种零团费或者负团费的低价旅行团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地是少购物或者零购物的所谓“半纯玩”和“纯玩团”。这些团,游客不购物导游是不会亏本的,只是收入相对微薄而已。这种情况下,导游会千方百计和游客搞好关系,或者设置一些小套路,让游客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增加少许购物点或自费项目,以获取部分购物回扣和自费项目的回扣,来增加收入。很多购物点的回扣分为人头费和购物回扣两部分,一些导游和司机就会“开诚布公”地说,这个购物点大家买不买无所谓,让司机大哥赚一点人头费吧,大家到店里坐一坐,看一看,买不买都行,等等。一旦有游客经不住忽悠买了一点东西,也算是导游的额外收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里交流交流,点个赞互粉呀~欢迎读者点赞、转发和收藏文章,同时欢迎评论留言和小编说一说你的看法,或者对文章有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到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小编在评论区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