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
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
特别容易引发孩子感染水痘、手足口、风疹等疾病
金色摇篮幼儿园提醒广大家长
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宝宝水痘症状及护理
1、水痘症状:
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孩子身上,冬末春初是流行季节。被感染后,通常经过11~20天的潜伏期就会开始发病,而潜伏期间就已经有传染给他人的危险性了。得过一次水痘,一般不会再得。
初期会出现轻微发烧、倦怠、食欲不振,之后会出现水泡、红疹,主要分布在躯干部分,接着是脸部、四肢,严重者可能连口腔内、耳朵都会长出疹子。约过1周后开始结痂,完全结痂脱落得需要2~3周的时间。
2、如何护理?
隔离患儿
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其中上学或入托的小儿,一般可在家中隔离,家中如有其他未患过的水痘的小孩,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隔离应持续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
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
止痒
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太热了出汗会使皮疹发痒。清洁皮肤后,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注意消毒与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医院。
定时开窗
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阻挡杀灭病毒的紫外线)。
物理退烧
水痘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来退烧,以免发生可怕的并发症(如: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等)。
饮食
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每年4-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在高发期到来之前,
妈妈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手足口病症状的表现有所不同。
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儿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3岁以下发病率高。
孩子有以下4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1.孩子持续高热
出现持续高热,温度39℃超过24小时,或者已经给孩子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还是下降不明显。
2.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
有的孩子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
3.体温正常的时候精神状态差
如果在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还是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烦躁,甚至连哭闹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建议带孩子去就诊。
4.出现肢体抖动、呕吐、抽搐等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惊跳(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的情况,医院了。
传播途径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孩子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水痘、手足口病预防,就要这样做
注意隔离患病幼儿
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预防,为避免传染,患病幼儿自发病起应隔离一周以上。此外,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进行传播,因此,预防“病从口入“,加强日常用具消毒和隔离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注意卫生:勤洗手、家具奶嘴要消毒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应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只要掌握好个人卫生,掌握好洗手、消毒、通风、运动,病毒自然就会远离你。孩子的玩具应勤清洗,并在阳光充足处晾晒后才可给孩子玩弄。
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园、商场等,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手足口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严格消毒措施的儿童游乐场所,如海洋球等存在不小的感染风险。
专家表示,因为好多小朋友还是在一个潜伏期,就是他根本没有出皮疹,也没有发烧没有症状,但是他可能已经带有这个病毒,小朋友如果到海洋球里边去玩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这种再被他感染的危险性。
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
疱疹性咽颊炎没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手足口病护理小妙招
1、由于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故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之品。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溃疡局部可用淡盐水抹拭,局部喷上喉风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溃疡明显的可用思密达粉剂撒于创面,以促进局部黏膜的修复。
3、手足心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4、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喜叹息等症状,应警惕并发心肌炎的存在,医院诊治。
5、若患儿突然呕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抽搐,为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