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点击可看全文)的文章几乎刷爆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
小小的感冒竟然也会致命?昨天,我们邀请浙江大医院感控科主任王选锭做了分析解读。
《流感29天夺走岳父性命……“小感冒”真的那么恐怖吗?》
流感究竟有多猛?
国家卫计委
从浙江省卫计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流感疫情已经回落,春节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强化监测预警和疫情处置,做好医疗服务和健康科普。
我国此次流感疫情相比往年更严重,但放眼全世界,去年12月延续至今的这波流感,其他国家的情况堪称危重——
爱尔兰(截至1月25日),流感已导致34人死亡;
在巴基斯坦东部的旁遮普省,35人死于流感;
加拿大,已有人入院治疗,人死于流感;
英国的情况更严重,已造成人死亡,因重症监护室床位紧缺,部分癌症、心脏病手术都被推迟;
美国更是严重得多,光儿童流感死亡人数已有53人,单周与流感相关死亡人数超过人!
“老、弱、胖、糖”流感更易引重症流感不是小事,尤其是有基础病史、肥胖者(身体质量指数BMI>30)、老年人、孕妇这几类高危人群,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为此,记者整理了这几件关于流感防治不得不说的事。
如何判断是得了感冒还是流感
不少人把感冒和流感混为一谈,觉得不都是发个烧、咳个嗽、流个鼻涕。其实两者具体的症状有所差别,而且流感的杀伤力比感冒要大得多,如果有哮喘、糖尿病、乙肝等基础病史,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重症。
那么,如何初步判断自己是得了流感还是感冒?医院感染内科主任金洁总结了以下两大要点——
一是看季节,一般来说冬季12月到2月是流感大流行的时节;夏季的7月,也会有一阵小流行的流感。
二是看症状,感冒一般伴有鼻塞、鼻涕、咽痛、打喷嚏、发热症状;而得了流感,普遍有全身酸痛乏力、发高热、咳嗽等症状。当然,最医院就诊,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预防流感进展为重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这点对谁都适用。”浙江大医院急诊科主任张茂主任说。
出现流感症状,老年人千万不能硬扛
发现自己出现流感症状,金洁建议,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多喝水,注意休息,适当服用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先过两天看看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如果病情还在加重,医院了。
单纯的流感并不可怕,但对于体质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后果也可能很严重。老年人相对身体虚弱且有病史,当出现流感症状时,金洁强调,医院检查治疗,千万不能硬扛着。
小孩和老人相互隔离
前段时间,校园成了流感的重灾区,班上一个孩子感冒了,陆陆续续一批孩子请假回家去看病。一人流感,全家中招。孩子好不容易好得差不多了,家人却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由此,省疾控中心发出特别提醒,如果儿童患上流感,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如今,老人带娃的情况很常见,但是当孩子得流感时,尽量不要让他们去担照顾重任,因为老人感染的几率较高、症状也可能较严重。同理,家中老人感染流感,也要避免近距离接触儿童。
外出回家洗手洗脸换衣服
正确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以下5种情况时要洗手:准备食物和吃东西前;从公共环境回家后;和生病的人有互动后;上厕所后;咳嗽、打喷嚏和擤鼻子后。每次洗手都要遵循6步洗手法,每次洗手时间要持续15秒以上;还有一个小建议:如果家里有病人,建议洗手后用一次性纸巾代替毛巾来擦干手,如果使用毛巾,每天都要清洗替换3-4次。
外出回家最好也能洗洗脸,换换衣服。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医院。在家也建议戴口罩,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不要频繁转院
浙江大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教授说,对流感病人来说,频繁转院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耽误时间,错过早期干预的时机。此外,转院途中也会让患者更劳累,从而加速疾病的进展。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后,如果怀疑有感染流感的可能,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诊断,一旦确诊是流感,48小时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及时确诊是流感,在症状稳定、用药后病情得以控制的情况下,医院治疗就可以。
但一旦发现病情有快速加重的趋势,或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则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些,最好到医院治疗。
抗生素不能随便吃
碰上感冒咳嗽,有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先来两颗头孢消消炎。你知道吗?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根本不是对症下药。
医院感染内科主任金洁表示,甲流、乙流是病毒性流感,需要抗病毒治疗。而头孢等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用于抗细菌治疗。所以不管疼痛脑热,还是鼻塞咳嗽,就吃头孢的做法不恰当。
过年走亲访友请保持距离
春节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可这波流感还没有过去,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不中流感的招呢?
金洁建议,首先,尽量少去电影院、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其次,流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拜年走亲戚时,就算关系再亲,也请保持一定距离,最好一米以上;再次,如果自己有流感症状,自觉戴上口罩自我隔离;还有,冷也要多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最后,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家认真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都要搓洗,顺便洗把脸更好。
对付流感,打疫苗!
省疾控中心强调,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推荐每年9至11月份由公民自费并自愿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加拿大约克郡教育局致家长信》中也强调,疫苗在健康人群(包含成人和儿童)中的预防率可达70%-90%;6个月以上的所有人群最好都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错过流感季也可以注射。
流感报道带火保险话题怎么选合适的保险帮你扛重担不少人在看《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疑惑:病人不是有医保吗,为什么家人还要不惜卖房筹措医药费?另外,现在保险产品那么多,有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在万一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度过家庭财务危机,避免因病致贫呢?
今天,我们就按这篇日记中的情况,好好来说说保险这件事。
医保——保障有限
首先来看医保。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显示,病人是个黑龙江人,住在北京的女儿家。
病人是有医保的,但他一开医院,理由是异地医保本来也报销不了多少钱。
杭州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资深代理人说,医保作为我国社会基本保障之一,其特点是保障宽,小到门诊,大到住院手术,都能覆盖到。
但医保的报销范围和比例都有限,且诊疗期间发生的自费药、进口药、ICU病房费、手术费、护理费、门诊肾透析等费用,大多不能报销。说到底,它只能部分解决基本的诊疗费用,遇上大量特需治疗的疾病,医保就无能为力了。
此外,医保异地报销实行的是“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原则,意思是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但支付时则要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按照这一原则,《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病人,使用的是北京的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标准,但支付标准则要按照黑龙江当地执行。由于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排除“看病花费多而实际报销少”的可能。
投保提示:根据《杭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杭州市医保分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少儿基本医疗保险等几大类。
重疾险——视病程而定
既然医保解决不了问题,那么重疾险行不行呢?这个就得分情况了。
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高级经理彭湃说,顾名思义,重疾险就是重大疾病险。但我们又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只要得了大病,就可以通过重疾险获得保险赔付。
这是因为,重疾险的保障项目是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等,只有得了这些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才会进行赔付。
就是说,重疾险只保障特定的重大疾病,主要针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外伤系统三大领域,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等。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病种少则二三十种,多的可达上百种,一些轻症也开始列入保障范围。一般不会将感冒列入保障范围,但感冒引发的呼吸衰竭可以列入。
在《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病人又是进ICU,又是用人工肺,病情确实相当严重。在投保了重疾险的情况下,假如病人只是发展到肺炎,他将拿不到理赔;如果确认是因为呼吸衰竭身故,则还是可以获得理赔的。
投保提示:重疾险一般保障若干年或终身,保费按期缴付,比如缴费10年,保障30年或终身。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人罹患重疾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儿童期最低,成年期逐渐上升,老年期最高。因此,重疾险的保费,也会逐年上升。比如太平人寿一款重疾险产品,保额10万元,0岁投保,年缴保费0元;10岁投保,年缴保费元;30岁投保,年缴保费元;50岁投保,年缴保费元。可见,越早投保,保费越低。
有些人可能觉得重疾险贵,但重疾险大多采用的是提前给付,一旦被保险人被确诊为重疾,只要在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就要按照合约赔付。比如约定保额为10万元,就赔付10万元给被保险人。
并且,重疾险大多是储蓄型保险,假如保险到期,没有出险,保险公司要将基本保额给付给被保险人,而基本保额比总保费高。
住院医疗险——重点
彭湃说,在这起案例中,如果要解决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负担,应该重点
住院医疗险最大的好处,是它弥补了医保的不足,医保不能保障的ICU、透析、人工肺等特需治疗费用,都可以获得理赔。一般,住院医疗险的理赔金额会低于或等于被保险人的实际医疗费用。
另一位保险代理人说,目前国内门急诊医疗险很少,即使有,保费也比较高。比如同样一个人,投保住院医疗险只要元,投保门急诊医疗险可能需要上万元。
这是因为,普通的门急诊,比如感冒、发烧一类的疾病,发病率高,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大,保费自然就高。而重疾险、意外险等险种,赔付率相对较低,且保险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精算师可以据此测算出相对合理的保费水平。
假如《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这位病人投保了住院医疗险,那么,前期的感冒门诊费用还是由医保和自费支付,住院以后的医疗费用,就可以通过住院医疗险进行报销了。
令人遗憾的是,据几位保险代理人透露,目前购买医疗险的人并不多。
投保提示:住院医疗险投保年龄一般从0岁到60周岁,续保可达70周岁以上,保险期为一年。它的保费也与年龄挂钩,不同的是,儿童期的保费逐年下降(因为婴幼儿期门诊概率高),成年后的保费逐年上升。比如太平人寿一款住院医疗保险,保额50万元,0-15周岁投保,首年保费元;21-25周岁投保,首年保费元;31-40周岁投保,首年保费元;然后逐年上升,51-55周岁投保,首年保费元。
百万医疗险——按需购买
既然医疗险管用,那么去年以来兴起的号称保额高达百万元以上的“百万医疗险”,岂不是更有保障?比如,腾讯在
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每年保费只要几百元,确实比每年上千元的传统医疗险便宜。
并且,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能赔付被保险人住院期间发生的自费药、进口药、ICU病房费、手术费、护理费、门诊肾透析等。比如《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这位病人,如果他投保了此类保险,他家人的负担将会轻不少。
然而,“百万医疗险”也有明显的不足。新华保险浙江分公司的一位保险代理人说,“百万医疗险”大多有1万元的绝对免赔额。也就是说,只有当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达到1万元以上,保险公司才进行赔付,且只赔付超出部分,1万元以内是不赔的。卫生部每年公布的医疗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这两年人均住院费用在-元。也就是说,能不能报销,能报销多少,这个是不确定的。另外,这类产品还有可能无法续保,也就是保障有可能中断。
投保提示:百万医疗险从0岁到60周岁都可以投保,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与住院医疗险一样,百万医疗险的保费也是儿童期逐年下降,成年期逐年上升。比如平安保险一款百万医疗险,万元保额,如投保人有社保,则0-5周岁阶段年保费为元,16-20周岁年保费元,36-40周岁年保费元,56-60周岁年保费元。
需要注意的是,百万医疗险的保费还与投保人是否有社保有关,无社保的保费更高。比如上面这款产品,同样万元保额,36-40周岁投保,无社保的年保费要元。
彭湃建议,作为家庭成员之一,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寿保险,人寿保险的起缘就是为解决人生风险而准备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状况,对家庭责任担当,来配置合理的保险产品,人寿保险+健康险+综合意外保险,是较全面的保障思路。但是,在购买保险的环节上,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一起协商,合理配置。
整合自都市快报记者葛丹娣俞茜茜朱文科、
每日商报记者陈敏娜王然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梁婧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