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也进入高发期,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性疾病,只有了解它们的致病原因、预防方法等,才能帮助孩子有效抵御病毒,享受快乐假期!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到底是什么?
家长或老师们要怎么应对?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今天就来详细了解这些问题吧!
问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任何一种抗病毒药被证实对手足口病病毒有效。
问
什么是疱疹型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五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如何区分手足口疱疹型咽峡炎?
提到疱疹型咽峡炎和手足口,很多人会瞬间“脸盲”。其实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一对“表兄弟”,它们出自同一个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肠道病毒。
从治病原理看,两者极为相似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
从危险程度看,手足口更容易有并发症
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人自乱阵脚,实质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据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甚至危及生命;若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或发热情况,要及时送医确诊。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比咽峡炎危险。
从发病后的表现来看,二者也极为不同。
疱疹性咽炎在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口腔咽喉、舌下等部位起1~2mm疱疹溃疡。?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患上手足口的孩子,则会呈现以下症状: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虽然手足口和疱疹型咽峡炎很相似,但只要仔细观察、请医生诊断,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重点提醒: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的皮疹病儿,医院就诊。
手足口疱疹型咽峡炎,如何护理?
一般来说,患上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之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尽早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因为两者都属于肠病毒,在护理手段上也几乎一样。
1、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患儿需隔离2周时间,尤其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成为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注意患儿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注意观察呼吸:
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岁以上儿童>30次/分钟;1岁~5岁>40次/分钟;2月龄~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定期监测体温:
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若腋温超过38.5℃,则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要注意患儿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抽搐等情况,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饮食和作息
?以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注意勤洗手:
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消毒的方法主要有:
?紫外线照射: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阳光暴晒消毒: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0.5~1.0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家长接触患儿前后,如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时都应戴手套,结束后用肥皂在流水下洗手。
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型咽峡炎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1、接种手足口疫苗
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手段。
Tips: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孩子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得了也不太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2、加强防御
除接种疫苗之外,防护措施也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通常成人被病毒感染后不会发病,或只出现类似感冒、口腔溃疡等较轻的症状。但成人和孩子在接触中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孩子。因此成人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