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岛单方"
方中龙胆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放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利导下行,给湿热以出路,从膀胱渗湿,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用柴胡舒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诸药相合,共奏清肝胆,利湿热之功。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水丸。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1.本品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2.显微鉴别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薄层色谱法鉴别龙胆(龙胆苦苷)、栀子(栀子苷)。
3.除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每1克含龙胆以龙胆苦苷(C16H20O9)计,不得少于0.80毫克。
本品性味苦寒,久服易伤脾胃,故凡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孕妇及有胃寒者慎用。
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抗过敏及利尿作用。本方体内外实验表明,对乙型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加幼鼠胸腺重量,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家兔有显著利尿作用,可显著提高动物的泌尿量。
临床主要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急性咽炎、阴囊湿疹、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化脓性中耳炎、带状疱疹、阴道炎等表现为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者。
1.龙胆泻肝丸(《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大蜜丸,每丸重6克。口服。一次1~2丸,每日2次。
2.龙胆泻肝片剂(《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册)每片重0.4克,相当于生药0.84克。口服。一次4~6片,每日2~3次。
3.龙胆泻肝冲剂(《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1册)每袋装6克。开水冲服。一次6克,一日2次。
4.龙胆泻肝口服液(《新药转正标准》第13册)每支10毫升。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密封,置于阴凉处。
往期发布回顾八珍汤:“黄脸婆”的美容方二妙丸:身体下部湿热病变的要方香砂六君子汤:为滋补身体铺好路左归丸:益肾填精,纯补无泻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青娥丸:老人腰腿痛的补肾良方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变化多桂枝茯苓丸:妇科血瘀症的经典方清胃散:胃火、牙痛、口臭,就找它天王补心丹:为劳心者滋阴养血炙甘草汤: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泻心汤:古典"抗生素",绿色消炎泻实火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的经典方小柴胡汤:风寒感冒发热就靠它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玄麦甘桔茶:咳嗽咽炎,简方有大用槐角丸:清肠疏风,治便秘、便血银翘散:风热感冒的清热良方交泰丸:交通心肾,一夜安眠四神汤:夏天祛湿名方左金丸:条达肝气,缓解左肋疼痛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最不上火的补气法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治疗脾虚湿盛麻子仁丸:润肠通便的常用方真武汤:主治脾肾阳虚水肿,全身浮肿保和丸:消食和胃,清热化湿七味白术散:健脾养胃,主治小儿脾胃虚弱玉屏风丸:益气,固表,止汗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肥儿丸:杀虫消积,健脾清热金锁固精丸:收敛固精之妙方大补阴丸:滋阴降火的常用方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脾养心脾肾双补丸:补肾健脾,涩肠止泻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健脾丸: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泻青丸:主治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大活络丹:临床应用以风湿、瘀血阻滞经络等小活络丹:主治风湿痰瘀,痹阻经络,筋骨疼痛等九一丹:清热,搜脓,生肌,主治疮毒溃破,脓出不畅午时茶:发散风寒,化湿和胃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本文源于网络,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联系我们删除。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