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会反对一带一路

这张图片是我在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上的演讲《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BRRI的使命情怀和历史担当》ppt中用到的一张图片。这张图片与下面这张世界地图曾在我的案头很长时间,帮助我对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有更深的理解和对沿线国家有更多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解的加深,也越来越明白为什么美国会对一带一路妄加非议和一再刁难。

看着这张图片和世界地图,越琢磨越觉得这一带一路倡议太伟大了,一带一路倡议把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起来了,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大有用武之地,交通状况改善后,陆权将重回优势,巨大的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潜力将使贸易更上层楼。而当下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所占据的海权优势却和这不怎么搭嘎了,这应该就是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种种非议和挑衅的原因了。

东西两大洋是美国的安全屏障,南北又无强敌。北边的加拿大尽管国土面积远远大于美国,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年美国1.4亿人口,加拿大万),注定了只能是一个跟屁虫,墨西哥也就是毒品骚扰而已。真正能让美国有些不舒服的就是古巴了,但也就是年的导弹危机时感受到了威胁。其实导弹危机也是美国先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核导弹引起的。

战略上看美国的地理条件都实在是太好了--疆域辽阔、纬度适中、沃野千里、耕地面积世界最大、水和矿产等各种资源非常丰富,真正的地大物博。东西两面大洋,周边没有强敌环伺,不仅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还借机大发战争财,一跃而起成为世界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美国有过短期的恐慌,但几周后,美国的资本家们很快就体会到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沉浸在来自欧洲订单的喜悦之中。物资匮乏的欧洲国家只能向美国求购,年,美国出口总额38亿美元,多万人失业。到年,美国出口总额飙升到55亿美元,招工却非常困难了。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英法两国政府大批大批地从美国采购武器弹药、药品、钢铁、被服、粮食等等,大部分都用黄金支付,少量是美国国债。这个时候美国人是不认欧洲国家纸币的,支付不起的话,可以借贷,到了年,英国欠美国12.5亿美元,法国欠6.4亿美元,俄国和德国也都在向美国人借贷,美国资本外贷达到30多亿美元。

英国殖民主义时代崛起时,是拿着大半个欧洲的钱和别人打仗。一战时是大半个欧洲借着美国人的钱互相打残。在向美国借贷的同时,大批的欧洲资本出于战争的恐慌又纷纷流入了美国。

在一战初始的三年里,美国一面保持中立,一面大赚特赚。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内外受压,在年3月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德国获得了一大片领土,把在东线作战的德军主力调往西欧方向,战场上的天平开始向德国倾斜。英法两国正欠着美国大批美元贷款,如果战败,就只能打水漂了。因此美国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加入战争并站在英法一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贷款能被偿还。

参战之前,美国是在做生意,而参战本身,美国是在投资,是一笔更大的生意,投资就要讲低风险高回报,所以就要"专拣软柿子捏"。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捏软柿子"或者是等"硬柿子变软"以后再去捏。

年开战之前,美国长短期债务共计37亿美元,是纯债务国,到年战后,美国拥有40亿美元债权。在战争带来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之前的工业化大跃进时期,迎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汽车和电器从这段时期开始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开始遍布美国。

经济学家泰斗凯恩斯年6月被英国政府征召,担任财政大臣的战时顾问,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分析英国的战时财政状况,为英国筹措足够的钱来打仗。凯恩斯发现,这场大战在疯狂消耗英国的经济实力,反而是美国大发横财,不断吸血:英国每个月要在美国花掉2亿美元(折合现在为40多亿美元)采购战争物资,其中大约一半资金通过卖黄金储备以及出售美国及加拿大的债券筹措,其余的则是通过向美国的银行家借贷。

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告一段落。当英国上下都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庆祝胜利时,另类的凯恩斯却比战时更紧张,他清楚地知道,有一种东西比德国神出鬼没的潜艇还可怕,那就是美元。

战前伦敦一直都是欣欣向荣的世界金融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支付军火费用,英国变卖了战前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国债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37亿英镑!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巨大的好处,成了最大的债权国,但企图利用强大的经济优势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却未能占得上风。英国要继续维持大陆均衡政策,法国人则希望尽力削弱德国,保证独霸欧洲大陆的地位。同时英法又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英法相互让步达成了和解,阻击美国介入欧洲。美国虽然在年GDP就超越了英国是经济老大,但在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依然有限,无力涉足欧洲事务。于是乎在提出了国联的概念后又不愿加入国联。

年代的美国还正处于萧条期,罗斯福的新政只是稳定了经济没有继续恶化而已,在为万失业大军而犯愁。年美国又开始了一场经济衰退,然而到了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美国的好日子又来了。

年代,美国一直在向德国和日本提供贷款、出口工业原材料,为了满足对日本的钢铁出口,据说连纽约的旧电梯都被拆下来卖到了日本。是美国支持了德日的疯狂扩张,目的就是直接打击英法的西欧霸权。支持日本,则是压制削弱并最终驱逐了英法荷兰等西欧霸权在亚洲的殖民势力。

二战初期美国玩的是中立法案(NeutralityActs),直至珍珠港事件爆发,这些法案才被正式废除。这些法案对国际事务奉行不干涉原则,向交战各方大卖军火和各种物资,让北美大陆远离战火的同时,也赢得了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机遇。有资料说二战期间美国曾为近40个国家提供物资,总价值高达亿美元(相当于现在差不多两万多亿美元)其中,获得最多的便是英国,高达亿美元!

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正式爆发,欧洲各国重新整军经武,面临了军备青黄不接的艰困时期。此时只有美国可以提供各国需要的武器,只能以现款或贵金属支付,不得以贷款方式采购,采取的是现购自运(现金购买,运输自理)政策。在欧洲,这个政策是倾向于海战和海运能力强大的英国。但在亚洲,受到日本侵略的中国羸弱的海军和运输能力只能望洋兴叹,而且中国的港口基本上被日军占领,又何谈去美国运回购买的军用物资呢?这项政策实际上是大大的有利于海上运输能力强大的日本。

年9月2日,英美双方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英国将安提瓜岛、圣卢西亚岛、特立尼达岛、牙买加岛、巴哈马群岛乔治镇和英属圭亚那乔治敦市等地的海空基地转让给美国99年,以换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不久建造的50艘驱逐舰。同时纽芬兰岛和百慕大群岛上的基地也交予美国。这是一次不等价的交换,是英国在面对危局时的无奈之举,确是美国人捡到的一个大便宜。

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生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生效当初,可使用国家仅包括英联邦。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和19世纪曾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但是进入20世纪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英国二战时面临的的确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支撑英国坚决奋斗到底的,不单纯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那份高贵的尊严,当然英国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一落千丈,经济陷入依附于美国的地位。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二流国家,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昔日不可一世的荣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2月29日,英方通过电子银行转账向美国支付了万美元,向加拿大支付了2万美元。在支付完这两笔欠款后,英国为二战付出沉重代价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不再承受每年分期还款的压力。英国最终向美加两国偿还的总额差不多比借款金额翻了一番:支付了美国75亿美元,加拿大20亿美元,方才结束了长达60年还债历程!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地理位置在亚欧非大陆战争时期的优势,东西两大洋是其安全屏障,既可以大卖军火,又可以适时入局"捏软柿子"或者是等"硬柿子变软"以后再去捏。无可否认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贡献,但是整个贡献是有代价的,而且是非常丰厚的。

在和平年代美国所在地理位置最大的缺点恰恰就是离亚欧非大陆太远,战时的安全屏障就成了隔离的鸿沟,易造成孤立和封闭。这也许就是造成美洲原住民文化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他们千万年不能学习到地球其他文明的文化技术,是以欧洲人在发现美洲大陆时非常吃惊他们竟然还处在石器时代末期。

美国虽然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时远离战火、大发横财,但在和平的前提下,亚欧非大陆如能完成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形成一个经济整体,虽然现代通讯和交通科技使距离已经远远不像以前那么重要,美国在擅长的金融和资本运作是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但被边缘化就不可避免,不过美国最担心的仍然是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减弱。

近期美国制裁俄-德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美国的页岩气价格及其便宜,但由于海途遥远,运输到德国后的总价要比从俄罗斯从海底天然气管道供气贵30%左右。德国虽然是北约成员,受到美国的保护,但是这个经济账太不划算了,成本太高了。尽管美国一再喊话,默克尔就是不听。美国于是恼羞成怒,祭出制裁的大棒。

年12月11日,美国众议院以票赞成、4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参与“北溪2号”管线工程的公司进行制裁的法案。12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86票赞成、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也通过了制裁法案。根据该法案,参与这项工程的公司将遭到美国官方的制裁。

如果“北溪2号”竣工交付,连同“北溪1号”,两条复式管线相加,就能提供欧洲年天然气用量的20%,这意味着,美国将再无染指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机会。

默克尔则强硬回应道:“我们除了跟美国举行决定性会谈并郑重告知美国‘柏林拒绝接受美国域外管辖和制裁’外,别无选择。”

当年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曾扬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现在除了利用美元收铸币税,更是赤裸裸地利用霸权,要高价强卖。

特朗普上台首访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目的就是为了亿美元的军售,民主和人权在哪里体现?难道是开车的妇女要被关进监狱、还是卡舒吉可以被被肢解?

年5月,英国的经济咨询公司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CentreforEconomicandBusinessResearch)的一项新研究(BELTANDROADINITIATIVETOBOOSTWORLDGDPBYOVER$7TRILLIONPERANNUMBY)估计,到年,“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会使全球GDP每年增长7.1万亿美元。亦即一带一路倡议将在年给全球GDP带来4.2%的增长,预计将有50多个国家的年GDP增长超过亿美元。全世界的经济都将从这项倡议中获益良多。该机构尤其介绍到,除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潜在受益者可能是美国,尽管美国没有直接参与该项目。

届时BRI对美国GDP的提振为1.4%,百分比远低于大多数其他主要经济体,但美国庞大的经济规模意味着将从全球GDP增长的间接影响中获益,超过了除中国以外的任何其他经济体的绝对增长。

但美国是不甘心的:a)这不是美国主导的;b)美国仅受惠1.4%;c)最不甘心的是由中国主导,而且受惠是其4倍还多。

目前在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中,即不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也不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只有日本、美国和朝鲜(由于国际制裁和金融体制不达标被排除在外)以及台湾。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似乎是从二战后的国际化和多边主义走向二战前《中立法案》时的孤立主义。这个“再次伟大”,不由人联想起《曹刿论战》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套用一下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例句:“再已开始,三还会远吗?”

说几句题外话,从另一方面讲,美国从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受益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欧洲和亚洲主导了反法西斯战争,战后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为支撑,又主导了世界政治,建立了联合国(国际新秩序),加上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贸易新秩序)、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新秩序)后才底定江湖,取代英国当上了老大。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才是美国的三分之二,美国已经开始心虚了,竟然以国家的力量打压华为这样的一个企业。不由令人想起毛伟人的的豪迈语言:“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路上,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而自豪。

在与前来参加世界经济特区发展企业家论坛的国际朋友的讨论中,下面的这些观点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看看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表现就能知道亚欧非大陆没有战事的和平发展不是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尽管热情洋溢的丘吉尔与若即若离的罗斯福在二战中的友谊为世人所称道,但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在二战中的利益损失巨大。再看看德国和日本两个二战的罪魁祸首,可以以说是被美国主导的盟军灭了,可有被美国扶持了起来。中国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这里应该改成“败也美国,兴也美国”。只要符合美国的利益,成败皆可任其为之。

发战争财,卖军火,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不二法宝。说唯恐天下不乱可能过了,但特朗普上台后利用利雅得和多哈的冲突,首访沙特阿拉伯捞到了亿美元的军火大单,然后又和卡塔尔签署亿美元的的军火协议,出售36架F-15战斗机,敌对双方通吃便是新例。

打仗首先得有钱,得先借到钱买军火,那里钱最多,华尔街呀。这就是当年英国财政部的战时顾问凯恩斯的主要工作。

要借贷,第一笔钱就被华尔街赚了。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又舍美其谁?第二笔钱就被波音和马丁·洛克希德这样的军火商赚了。最后被打成了一片焦土,重建也需要资金啊,就算不麻烦华尔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谁是大头?还不是美国?所以小国就这样被玩于股掌之间,最受苦的就是草根的民众。不知当年看着萨达姆被绞死时鼓掌,而今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中的伊拉克民众又做何想?笔者当年也是一个愤青,认为任何一个将贪腐的独裁者推翻的世界警察都值得称道,而今看到萨达姆被绞死后十几年来伊拉克民众的生活,我很为自己当年的盲目而羞愧。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缘特征,强行推进一套自认为的“先进民主”模式到底是否有利于草根大众,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改善?

整个世界都应该记住,当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摇动一些装有洗衣粉的试管,说是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在最后却没有查出,纯属子虚乌有。

我宁可相信作为一名杰出的美国军事家和政治家鲍威尔是被象公然宣称撒谎和欺骗的蓬佩奧一类的CIA情报人员耍了,毁了一世的英名。

美国必定还会整出什么新的幺蛾子来反对和抗衡一带一路倡议。但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的伟大功力会逐渐显现,大同世界会越来越近,一带一路一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年1月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rlvyou.net/bdxxjyhyzyf/45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