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医师致敬
祝您们节日快乐!
今天,6月26日,是第7个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
也许,此时您正在查房、手术、抢救、写病历、查资料……或者外出充电学习,或者难得在家休息,都不要忘了今天是属于您们的节日——医师节!
我们为您送上节日的祝福,向医师致敬,祝您们节日快乐!
“6.26”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通过的日子。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并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医师协会医师节,以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条高尚却充满坎坷荆棘的道路上,有多少医师因为热爱而忘我,有多少医师因为责任而坚守,有多少医师因为投入而白头,也有多少医师因为压力而离职……
回首来时路,摸着初心,细品眼前,远眺将来,前有“故”人,后有来者,医学之美令无数医师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无怨无悔。为了这份美与爱,他们薪火相传,执着至今。
在这样一个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日子,让我们通过本院医师的真心箴言,从已退休仍然坚守在医疗岗位的老前辈,到正值当年的中流砥柱科室主任,以及90后“菜鸟”医师们的职业感悟,来传承,激励,明志:一代代祥医医师,大医精诚,不忘初心,因热爱而笃行,为责任而坚守!
赵有知
从医经历
我是年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刚开始分到省血防医疗队大理地区血防队,年到巍山从事血防工作,年附一院进修,进修的时候很受老师喜欢,医院工作,当时从事内科。医院工作条件很艰苦,中毒病人很多,特别是敌敌畏中毒的病人,每年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几百人吧,当时还不用阿托品。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收治了一个中毒的,我开了50多支阿托品,当时药房震惊了,50支不够,我开了多支,药房都没有那么多备药,最终那个病人抢救成功了。后来,这个治疗方法逐步在全县推广,医院去讲课。
我们那个年代的医患关系很和谐,医生也很受人尊重。而如今当医生很难,真的很难。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学医很辛苦,要治好一个病不是那么简单。科学在进步,只有把自己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才能抢救生命,治好病人。
寄语年轻医生
现在的年轻医生进步太快,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看着一代代医生成长起来,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老一辈的祥医医生感到很欣慰。医院的发展历史,传承“大医精诚”院训,希望年轻医生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能够掌握更多知识,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既然选择了学医,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努力做一名好医生。
林恒
从医经历
说到从医经历,还真是有点不平凡,年高中毕业到农村成为一名知青,年高考恢复进入了医学院校,毕业后当过边防医生,医院待过,吃过很多苦,历经许过磨难,当然也收获了许多患者对自己的信赖和感激之情。医院成为了现今中医科的医生,下过乡,待过中药房,加工过中药,也做过年轻医生的冷板凳,但仍痴心不改,心中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白天上班,晚上读书,进修培训,不断总结,力求进步。
从医30余年,艰辛和成长相伴,挫折和喜悦相依,耐住了寂寞,守住了清贫,也经历过许多的无奈,曾经彷徨过,也沮丧过,但当我看到一些饱经疾病折磨的患者的脸重露笑容,病体回归健康的时候,又重拾信心,一切的劳累和不快也烟消云散。
30年弹指一挥间,凭着坚定、执着、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当年书生气十足的医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获得病人信任,受群众欢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受同行认可的医生。现在我已经年过花甲,但仍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尤其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总有3天不学习就要落伍的感觉,因此,时常告诫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珍惜时光,善待患者,不忘初心。
职业感悟
当医生很苦很累,节假日不能休息,时常加班,看不完的病人,读不完的书,冲不完的电,时常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还有很多的无奈。但医生又是一个神圣的受大多数人尊敬和羡慕、责任重大的职业,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对医生职业的高度概括。对于我来说,学医是一个偶然,但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会用心去做,无怨也无悔。
王锦花
从医经历
当时上学的时候自己其实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录取的时候填了服从分配,阴差阳错的去学医了。学医很苦,很累,也很充实。年毕业到基层上班,成了一个多面手,什么岗位都待过,除了注射室。年,放弃了一个弃医从政的机会,是因为真的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年9医院工作,报到第一天就上起了门诊。从医三十多年,产科的第一针套管针是我打上的,并且开展了祥云县第一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祥云县第一例输暖管吻合术,祥云县第一例新式剖宫产等等。产科从03年分娩量人次到年的人次,这其中的辛苦、劳累不可言喻。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抢救了一个个危急重症孕产妇,去延续了他们的生命,当每天为众多产妇接生,迎接了一个个新的生命,那时的我们是最有成就感的。
职业感悟
苦累无所谓,需要的仅仅是理解。
沈丽娟
从医经历
没有学医以前,对医学是畏惧的,医院到处都是消毒水味,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呻吟,忙碌的景象,想象不到解剖室里的恐惧......学了医以后,一切自然了,医院里有什么特殊的味道,解剖课也蛮有兴趣,感叹大地造物的神奇,努力探寻人体的奥秘,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越学越有兴趣。
当了医生,每天很忙碌也觉得过得很充实,每医好一个病人,抢救成功一个病人,都有说不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当医生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给了病人,对家人是愧疚的,好几次,孩子在家里生着病,想着下班要带点药回去,经常忙碌到下班后才想起药没来得及开,家里还等着药呢;有次孩子在值班室输液,大家都在忙碌,输液完了,孩子一个人急的不行。不论白天黑夜,不论节假日还是......只要科室电话一来,爱人得立马送我到科室,医院等候一两个小时,风雨无阻,从无怨言,感激家人的无私支持。
职业感悟
当医生累并快乐着,是执着也是坚守,是奉献也是收获。
刘绍荣
从医经历
在实习的时候,第一台手术是阑尾切除术,我当一助,第二台手术也是阑尾切除术,师傅便让我主刀,他来当我的助手,尽管内心很忐忑,但在师傅的鼓励下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术后用担架把病人送回病房(当时是医生自己抬担架),当时感觉很有成就感,就连抬担架都是无比的幸福。后来做手术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一是觉得当外科医生很有成就感;二是觉得当外科医生也很有挑战性,于是就喜欢上了外科,幸运的是毕业后就当了一名外科医生。
医院进修骨科,那真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首先是角色的转变,从科主任变成一个小医生,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我内心一直告诉自己“我就是一个进修医生,好好学习吧”,从血库取血到放射科帮病人摆体位等等。二是工作太苦了,医院没有白天和夜晚之分。
没有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进修结束后把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开展了很多的新技术,我们科室及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们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但技术变好了,脾气也变好了。
没有想着要当一个多伟大的医生,只想对每一个病人都问心无愧,用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让其远离伤痛、远离残疾、回到生产劳动中。这就是我为一个外科医生的价值。
职业感悟
以前我总是对年轻医生说要当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必须要有好的人品+好的技术,好的人品包括职业道德及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好的技术包括了减少创伤、减少出血、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功能康复的好。但对于现阶段的复杂职业环境来说已经不能满足了,又要加上沟通技巧了,所以又成了人品+技术+沟通。
让我们铭记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誓言,“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
任体莲
从医经历
年大理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周家卫生院,卫生院条件非常差,诊疗工具就有血压表,体温、听诊器,没有高大上的设备,连最基本的三大常规都开展不了,医生除了给患者看病,还要学习运用算盘收费,接诊到患儿需要输液,自己得亲自穿剌,否则再重的患儿都不能处置,转院没有救护车,能够找到农用拖拉机还算幸事。
后医院急诊科,工作紧张而忙碌,白天稍平静,晚上工作场所就跟战场一样,上演各种剧情。在这期间孩子小,丈夫从事农业工作,经常下乡,当工作队,孩子没人带,医院大院成了孩子的游乐场,值夜班的夜晚,值班室成了孩子的家,科室年龄相近医生护士的孩子基本都是这样子在一起玩大的。
年起从事传染病工作,一干就是近17年。
职业感悟
从医26年,作为一名从事传染病的医生,一直践行着医圣孙思邈的:“上医治未病”,长期与传染病患者相处,特别是艾滋病患者,在与他们相处中,从他们身上感受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量,价值感,和值得被爱、被关怀和认可。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宝贝孩子,家庭的顶梁柱!对每一位感染者无论什么途径感染,都不放弃关怀、救治,家庭不支持的动员家庭成员,帮助建立家庭支持系统,脱失的入户动员,到外省打工的按时寄药,为全部困难家庭申请民政救助,办理低保,为困难家庭高中及大中专学生等申请学费支持......以上这些是我们感染科这个团队及全院领导、职工帮助和支持下长期坚持的。
李迎辉
从医经历
十年之前我大学毕医院。十年过去了,我从懵懂的大学生,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我一天天成熟,身上的责任一分分加重;我一天天在挑战自己,一年年在学习、工作中成长。
职业感悟
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临床科室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我们科室永远是喧嚣的,医生和护士们的步履永远是匆忙的。有许多同事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走了,但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坚定地留了下来,投身其中,走到今天。十年的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它带给我的是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人性的感悟,在这忙碌的科室,可能比一般人一生的认识都要丰富得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非常热爱这个地方,它让我有机会更深切地体验到人生百般的滋味: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无奈,人性的崇高与冷漠,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李玉
从医经历
我是个“医二代”,母亲毕业于五十年代的昆明卫校护理专业,从事了一辈子的护理工作,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但从事了医技工作,做超声工作十余年,每天为数十名患者做检查,自己的检查结果为临床及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感觉很有成就感。印象最深的有,前段时间东山一位17岁的患者,门诊就诊后心超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下降,马上报危急值后立即收住并转院,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该患者当时自觉症状不明显,只是觉得上体育课打球时无力、胸闷,诊断明确后需做心脏移植手术,因家庭经济情况,申请发放了社会救助捐款,及时的得到救治,保住了年轻的生命,顿时感到自己的职业的崇高和使命感。
职业感悟
选择了学医,就意味着忙碌付出,不停的学习和更新,永远有考不完的试,放弃了许多玩乐和家人的相聚,但是看到一个个患者因胆绞痛和肾绞痛时的痛苦翻滚,或因一位位心衰患者因我们的医技检查结果得到及时诊治解除痛苦时,获得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医技工作虽然没有临床医生的神圣和高尚,也没有护理工作的贴心和亲手护理获得的喜悦,我还是感觉既平凡又高尚,很有存在感,所以,选择学医,无怨无悔,继续前行,不负初心。
刘红琴
从医经历
自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同年9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在被人们称为又苦又累的小儿科一呆就是8年。
职业感悟
曾经也有过无数的迷茫,也曾幻想着冲出儿科,但最终我还是适应了这样的“大儿科”。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被“折磨”无数次后方能理解当父母的不易,所以,平时工作中多了些坦然。有的时候,我会跟病人说:没事、问题不大,是因为我知道医生的一句安慰对于父母有多大的抚慰作用。有的时候我会跟小病人说说话,是因为面对那双双纯洁的眼睛,这个世界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美好的、色彩缤纷的,我不愿去辜负。当然,面对如此紧张的医疗氛围,很多人都说当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可是当我们还在继续选择在这个行业走下去,我们就得让自己有温度。
钱方方
从医经历
初毕业时,认为病者生死相托,医者必当一心赴救,满腔热血、激情,但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病人、家属增加,中间经历过心酸、迷茫、灰心,到再坚定初心,希望以后从医之路上多些对医学的了解,多些理解!
职业感悟
记得《浅洼里的小鱼》有这么一段话:“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疾病有时不被病人及家属理解,他们不愿意去配合治疗,不愿意接受远期处理,作为医生特别是睡眠医生,我觉得我该做的就如同小男孩一样,努力去做,重复去做,去挽救每一个遇到的患者,即使最初不被理解,因为生命在乎!
张元佐
从医经历
从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院工作,在耳鼻喉科工作一年多,年泌尿外科工作至今。
职业感悟
“十多”:1.多观察,多思考;2.多替别人(病人或同事)考虑问题,3.多与别人沟通交流;4.多一点耐心;5.多请教上级医生;6.多去看望病人;7.多读书;8.多加强医护之间的协作;9.多点时间陪陪家人;10.多一份担当。
“十别”:1.别说话太满;2.别粗心大意;3.别带着怨气上班;4.别只怪别人不找自己的原因;5.别贪图利益;6.别漠视病人的诉求;7.别当着病人说某医护人员的不是;8.别忘记初衷;9.别失去原则;10.别不自量力。
曾经还在校园时期盼自己能做一个大家,做到十全十美,没想到工作后只能做好工作中点点滴滴,不求医德有多高尚,只求问心无愧!既然选择了医学,便只顾风雨兼程吧!
刘晓俊
从医经历
年毕业于大理学院,毕业至今一直医院,先后在肾内科和儿科工作,从轮转到定科再到后来科室调整,我已经从毕业时干劲十足又莽莽撞撞的“小牛”变成了现在安安静静、战战兢兢的“老牛”了。
-
05
-
职业感悟
仔细回想工作这几年,好像什么都想不起来,充斥着的只有一个字“累”,心累、身体也累。我在问自己是不是已然忘记了初心,可是我仍然记得一个医生的使命感,记得毕业前班主任跟我们讲的“要保持一颗柔软的心”,医院后教过我的“老师”们,她们仍然在努力的丰富着“医生”这个角色。有天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问“医生是什么?”,有很多种回答,但我更喜欢“医生是一个读书人”,我觉得这个答案很纯粹,医学不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求证、不断总结、再不断学习。
何
京
芝
医院度过的,小时候,别人的玩具都是洋娃娃和积木,我的却是各种针筒、听诊器,母亲是我踏上医学之路的启蒙师,家里人只要生病,总是想起她,我时常觉得麻烦,她却常说“幸福,就是被人需要”。每每看到她身披白大褂,疾步穿梭于各病房之间,或看到患者和家属拉着她的手表示感谢,我总认为她就是我心中闪着光一样的神。高考结束后,我告诉父母我想学医的愿望,但他们总认为我身体不好,而从医之路太累,不希望我将来那么辛苦,我却不顾父母和亲人的阻拦,毅然填报了医学院,因为我很想变成母亲那样,做一个受人尊重、被人需要的人,这样,我走上了从医之路。医学院刚毕业,我分医院,被迫分到了自己最恐惧的儿科,但最让我难忘的经历,也是在那里。一个早产的孩子,出生时重度窒息,羊水粪染,在暖箱中,是那么柔弱,全科医护人员奋力抢救、精心护理,看着他每天长大一点点,最后痊愈出院,出院时,孩子的父亲一下子跪在地上,对我们说“其实他出生时,我想肯定医不好,已经打了放弃的主意,但看着你们那么用心,我始终说不出口”,直到离开那里,医院,我也曾记得我们用自己的爱,拯救了一个小生命,再累,也值得。
职业感悟
大医精诚,这是时常印记在我脑海中的四个字。但想要做到这四个字,太难太难,我们都想做到十全十美,可真正能做到的,也许只有电视剧里佩戴主角光环的医生们。虽然医海茫茫,我也曾迷茫,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经过几年的磕磕碰碰,我才知道,医德,是最不可或缺的,懂得为病人着想、心怀慈悲的医生,会迫使自己努力学习,减轻病人痛苦,医生苦尽,患者才能甘来,而无德之人,医术精湛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生命如此崇高,为了拯救生命,这个职业,值得我们为此拼搏一生。
舒伟
从医经历
年6月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年7月医院急诊科,依稀记得第一天进入急诊科所感受到的紧张感及兴奋感,紧张的是自己将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及第一天上班所感受到的急、忙、乱,兴奋的是这里将是自己工作生涯的开始,在上级医师的悉心带教后,自己开始独立工作,而自己也记得独立接诊第一个病人的时的那种紧张感及病人症状好转后的成就感,在之后的工作中,自己也面对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病人,有哭着来的,背着来的,昏迷不醒的,配合的,不配合的等等,而急诊的要求需要对这些患者及家属进行快速问诊及对患者行快速而全面体格检查后行相关检查及治疗,而自己也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不断成长,之后在急诊ICU工作的一段时间内,自己也真切感受到“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话的真谛,在这里更多需要安慰的是患者家属,至今自己还在急诊科工作,希望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做的越来越好,不断提高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医疗环境逐步改善,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对我们有更多的理解及信任。
职业感悟
在目前整个医疗环境下,对于医生,存在工作辛苦,休息时间少,心理压力大等问题,我们背负着来自部分患者及社会的不理解及不信任,但正如一句话所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它,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及热情去对待它”,作为医生,我们的的职业幸福感在于当治愈一名患者或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时心里那份成就感及患者走到你面前跟你说声谢谢时的那份幸福感,这是其他很多职业不能体会到的。
李
永
辉
从医经历
2年前的这个季节,我怀着对医学崇高的敬仰,忐忑的医院,走进了这座陌生的城市,接触陌生病人,陌生的系统,这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迎接的是全新的生活,从适应到熟悉,接着学习,这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乃至终生都将会是漫长的过程,2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能救治更多的病人,积累一定的基础,边工作,边学习,将跟随我走过余下的医学路。
职业感悟
童年的医生,是大人们惯用来吓唬孩子的,医院是害怕,长大后,当有亲人被抢救成功后,那时候对医生是敬畏,而当自己成为医生,对这份职业,更多的是珍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态度转变也很大,唯一不变的就是世界在变,始终相信,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医生能更深切的去体会,不管外界因素如何改变,当坚定内心的信仰,这个职业会更好的帮助、督促我们不忘初心,默默前行!
范宇
从医经历
进入祥医工作已经快一年了,医院的工作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却很难,很不容易。进入临床工作之后就更加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能力的欠缺,而所有这些又是一名合格医生所必须的,我所要做的就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想着通过努力肯定能成为一个好医生。但事情又怎么会那么顺利,医院是个特殊的场所,每天都上演着世间百态,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无奈或心冷,充满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与不解人意。在这样的工作中,我感到彷徨、迷茫,想着所有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想着要不要放弃,想着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可此时每当看到病人脸上重现的笑容或是病人的一句“谢谢”又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至少有人因为我的努力重获健康,有人能体谅我的辛苦,即使没有轻松富裕的生活,我也愿意为了这些可爱的人们穷尽一生。
职业感悟
今生选择学医,那就必须坚守,不必去清点自己留下了多少汗水,从医是种奉献,自从选择学医开始就应该准备好为医学奉献终生,从医是门艺术,智商、情商、思考、交流、合作这些缺一不可,从医也是种服务,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而我也将继续在我的岗位上不断努力。
今天,小编给大家展示了祥医医师的“年代秀”。如果你有被吸引,认认真真读下来,是否也被深深打动。尊敬前辈的谆谆教诲,稚嫩小辈的积极向上,无论哪个年代的医师,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都感受过神圣与敬畏,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体验过喜悦与忐忑,当然还有迷惘和困惑。这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仁术,需要真心欢喜善待,需要恒心意志追求,更需要潜心精勤磨砺,终会收获人世间最珍贵的馈赠,还有什么能抵得过生命的价值!
可贵的是,当前不甚理想的执业环境没有折损医师们救死扶伤的赤子之心。他们用坚韧的奋斗精神和慈悲的大爱情怀作为信念来支撑,有了信念的灯塔指引,苦与累就会升华为纯粹与高尚。为我们祥医的一代代优秀医师们而骄傲!祝福您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