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出游,你被坑了吗细数旅游那些坑

国庆节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再添新高,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亿。在好看的数字背后,热热闹闹的长假旅游背后,却是景区物价虚高,各种坑人消费。坑到底有多少?毫不夸张的说,每10笔消费的背后都有一个坑。有没有掉过坑里的游客吗?估计是没有的,一网友戏称:我在坑里,从来没上来过。每一次旅游必被坑。虽然一次又一次被坑,一个又一个游客被坑,这些游客却依然奔跑在旅游的路上。为啥就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呢?不能,长期待在自己活腻了的地方,一定要去别人活腻了的地方透透气,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这就是活着的意义!虽然一次又一次被坑,依然坚强地活着,坚强的旅游着。小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盘点旅游那些“坑”。坑一:购物点洗脑购物。没有出游经验的人,很容易掉进购物点洗脑购物的坑里。有的洗脑很明显,有的比较隐蔽。例如,你一上旅游大巴,导游就会给你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很贴心的告诉你有哪些坑,这样就很容易获得了你的信任。卖银饰的,一开始给你讲当地是产银矿石的,给你讲银的好处,戴身上除湿气啦,用银杯子喝水有银离子啦,讲一大堆银的好处,看起来还蛮专业的,还没等到购物点,你已经迫不及待的询问有没有卖的了?导游就顺理成章的告诉你,带你去的地方有多可靠。哪里哪里不可靠等等。同理可得,卖矿石的,卖宝石的,卖翡翠的,都是这个套路。坑二:阴阳价格随团很坑,那就自由行吧!自由行也需要在当地住酒店,吃饭吧!饭店也是明码标价的,只是标价都是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一份蒸饺12元,一碗粥6块。我亲眼见到一个本地人骂店主,说天天在这吃,你还想坑我?其实蒸饺就6块钱,粥2块钱。外来的游客哪里有底气和店主争吵?更何况,国人的思想是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是明码标价的,更不可能去争辩什么了。有图有真相。亲拍店里菜单价格和美团上的原价是不一样的。去旅游的人居然忘了自己每天点外卖的美团在旅游地也是可以用的啊!幸亏被人提醒,却遭遇店家抵赖,不肯以美团价出。好在团友一行有六七个人,终于从坑里爬起来一回。坑三:强制消费很多购物团,或软或硬的逼你购物,或者增加一个额外的景点额外收费,而价格是虚高的。你若不消费,导游不仅全程给你脸色看,还不提供导游服务,让你在景区自生自灭,只为那些同意消费的团友提供友好周到的服务。出来玩就是玩的心情,导购这样的甩脸色,自然连游玩的心情也没了。所以导游还是很容易得逞的,很多人花钱买个开心。坑四:假冒伪劣产品。玉石是外行最难评判价格的商品了,因此玉石是购物点最喜欢的商品了。明面上还妆点得像个正规景点,我真见过一个购物点是4A景区。里面陈列一些展示玉器供游客参观。因此更容易博得游客的信任。自然是买买买。坑五:物价虚高。不管是景区内还是景区周边的物价都是虚高的,小到一瓶水,一个包子,一包纸巾,一碗面,大到住宿交通餐饮等。游客说一句:“这么贵呀!”,商家还很有底气的回你一句:“我们只做几个月的生意,要不赚不到钱。”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坑六:冤枉消费因为游客对当地景区的情况不熟悉,很容易被建议消费。例如:景区小火车啦,电瓶车啦,索道啦!等等,原本很近的一段路,在导游嘴里就是很远一段路,结果坐上景区电瓶车,一个油门就到终点了。车费便宜的10块,贵的50,索道80,90也是常见的。这样一来,门票成了景区消费占比最小的部分。旅游市场越火爆,坑越多。我就不明白了,为啥就不能规范起来,规规矩矩做生意呢?“坑外地人”从啥时候起不再是“潜规则”,直接成了“明”规则了?外地人也是同胞啊!为什么要坑我?坑我?宝宝心里苦!旅游那些事,还有哪些坑?欢迎留言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rlvyou.net/bdxxjyhyzbl/10009.html


当前时间: